推广 热搜: 教育  家庭  学习  教育资讯  幼教  家庭教育  初中  高中  小学  家庭教育帮 

南京工业大学软妹子每天穿汉服 被唤仙女

   日期:2024-05-24     来源:www.nurll.com    浏览:667    
文章简介:云鬓轻挽,裙裾飘飞,行走在南京工业大学校园,你比较容易被如此一位穿着汉服的女孩吸引。这位21岁的“汉服控”,是经管院的大三学生王婷婷,她从大刚开始研究汉服文化,过去一年,几乎每天穿着汉服上下课。

云鬓轻挽,裙裾飘飞,行走在南京工业大学校园,你比较容易被如此一位穿着汉服的女孩吸引。这位21岁的“汉服控”,是经管院的大三学生王婷婷,她从大刚开始研究汉服文化,过去一年,几乎每天穿着汉服上下课。去年,她还创立了汉服社,社员有近70人。现代快报记者 金凤 通讯员 杨芳 兰珺

刚开始,走到什么地方都会成为焦点

“罗袖动香香不已,红蕖袅袅秋烟里。”杨玉环的这句诗,是朋友们对王婷婷的印象。

平时里,她常常穿着或淡雅或艳丽的汉服,挽着古朴的发髻,挎着手绘布包行走在校园。“不少同学都以为我是在玩cos,甚至还有同学开玩笑说我是从古时候穿越来的。”王婷婷笑着告诉记者,刚开始,她走到哪儿,都会成为目光的焦点,这让她有点不太适应。

“我首次穿汉服上的课,是英语口语课,我就跟同学们详细地介绍了汉服的起源和特征。”王婷婷说,此后,除去体育课和雨雪天,王婷婷天天都会穿着汉服跟大伙见面,慢慢地,她有了“仙女”“小龙女”的雅号。

“首次穿着汉服去饭店吃饭,每一个人都盯着我看,还有大叔大妈好奇地询问‘女孩,你穿的这是什么啊?真好看’。”王婷婷耐心跟他们讲解:“这是汉族民间服装。”

“目前,饭店的大妈、保安大叔都被我普及了。”说起这类趣事,小女孩难掩骄傲。

会依据场所,搭配不相同种类型的汉服

王婷婷对汉服的“痴迷”由来已久。“小学时,我在语文书上看到一张各民族大合照,不少少数民族都有漂亮的民族服装,但汉族人穿的却是中山服。上了大学后,我就开始注意跟汉文化有关的历史和文化。一次偶然的机会,看到了汉服的视频,顿时感觉眼前一亮。”王婷婷告诉记者。

什么场所穿什么风格的汉服,王婷婷自有分寸:“上课时穿褙子和襦裙,平时就穿窄袖的汉服,参加活动时穿隆重的礼服……”王婷婷说,目前,自己也会尝试着做一些汉服的配饰,比如披帛。

其他女生买时装的钱,王婷婷都用来买汉服,“一般在网上订做,一件一二百元,目前我已经有近20套汉服了。”

日渐地,同学们也习惯了穿汉服的王婷婷,一旦她换了装束,反而不习惯。“有一次我没穿汉服上课,结果下了课,同学居然找不到我了。”

创立汉服社,成为校园独特风景

为了推广汉服,去年9月,王婷婷向学校申请,创立南工大汉服社。“最初的那段日子非常艰难,大部分人都不了解、不知道汉服,有时会被误解。最后还是自己调整了过来。”王婷婷说,她感觉,正由于如此,自己更需要去宣传、普及汉服常识。于是,她又写作社团进步规划,跟老师软磨硬泡,在平台里发帖子,召集热心同学参与。

几番动员下来,身边知道汉服的同学愈加多。

汉服社成立后,成为一道独特的校园风景。清明节,大伙会在学校的人工湖里放河灯;重阳节,会穿着汉服去爬梅花山。

而最隆重的还是每年4月举办的成人礼。

“在大家20岁的时候,要穿着打扮三重礼服,拜见学生制服扮的长辈,同意王学姐给大家加冠、加笄,那历程真的是太棒了。”一位参加成人礼的同学说。

期望把传统美德融入平时生活

现在,习惯了穿汉服的王婷婷还成了汉文化的粉。“汉文化中,和长辈说完话,告别时要先后退一步,再转身,表达对长者的尊敬,直接转身就走不太礼貌。”她说,只穿汉服不学礼仪,容易变成一种作秀。

“我课余会读《中国国俗》、《诗经》、《汉服进步史》等方面的书。”搞活动时,她也会组织大伙学习《论语》、《大学》等传统经典。

她期望通过汉服,把传统美德融入平时生活。

王婷婷说,以前,自己比较浮躁,但目前心里有了归属感,就淡定多了,“以前遇见看法不合的人,或许会据理力争,但目前会平心静气地换位考虑。”

 
打赏
 
更多>热门阅读

推荐图文
今日推荐
点击排行
网站首页  |  关于我们  |  联系方式  |  使用协议  |  版权隐私  |  网站地图  |  排名推广  |  广告服务  |  积分换礼  |  网站留言  |  RSS订阅  |  违规举报